如何破除O2O商家与顾客之间的所有障碍
2014年春节假期后,铺天盖地的消息给人们一个印象:所有互联网巨头似乎都在着力于O2O,移动互联网即将接管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然而事实上,一个现阶段O2O的重要问题被当前巨头们你争我夺的火爆气氛掩盖——商家与顾客之间几乎从未形成无障碍的通路,能够最后取得中国O2O之争最终胜利的,很可能不是烧钱最多者,而是头脑最冷静看问题最准确的玩家。2月21日,中搜在一片巨头的喊杀声中也加入O2O争夺的战团,其个性化订阅加个性化推送的模式有望破除商家与顾客之间的所有障碍。首先应该明确O2O存在的意义:以互联网建立店家与消费者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百货业之父沃纳梅克曾无奈地说:“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恐怕如今同样有很多尝试O2O的店家在感慨:不知道自己的线上优惠有多少带来了真正的新用户,有多少和广告一样仅仅赚了吆喝。
当今O2O主流模式着力于让商家更容易被用户发现,做到的仅仅是使他们重复暴露在所有用户眼前,互联网运营者从中赚取类似广告费的排名和推广费用,能够真正起到作用的前提就是用户已经对商家所处行业产生兴趣,却不知如何选择时,能够优先考虑在该平台有所投入的商家。即便产生作用,商家也处在被动地位。
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商家难以找到自己的用户,除了优惠,其他想向消费者表达的完全无法表达;另一方面即便商家发现了用户,也难以区分他们究竟是自己的熟客还是只来过一次的新人甚或是可能光顾自己潜在的客源。某种意义上,现在的O2O已经沦为了一种简单粗暴的广告行为。
破障的关键在于不仅把店家归类并建立搜索和群组,更要为店家提供不同用户的分类和集群,包括用户间不同的爱好,不同的发烧程度,不同的进店经历等等等等。而靠调研、用户填写资料获得用户的这些特征都是不靠谱的,那不是用户的自发自主行为,那会引起用户的反感,开玩笑说:那不是纯天然的用户选择结果。最有效的方法是为用户提供可订阅内容,让用户自己根据喜好选择订阅,通过订阅自然形成组群、层级,这是纯天然环保无公害的用户喜好分析。
依据自主的订阅行为,商家可以将用户分为几个层级:订阅本店的用户,即可看做已经实现第一次的消费者,新老用户则依据线上记录的消费次数区别。订阅本店所处行业及细分领域关键词未订阅本店的用户,则可看做是本店潜在客源,精准营销为他们准备。当然其余用户也不必完全放弃,市场培育工作可以针对这类用户开展。
接下来,还必须建立一套店家能够及时与所有同一层级、类别用户的沟通机制,显然桌面互联网不可能拥有这种沟通机制,除非某个O2O平台的客户端可以无限制向用户发送弹窗而不被怒卸。相比之下,移动互联网的推送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被用户所见的机会也远大于桌面互联网的任何方式。
个性化订阅加推送,这恰恰就是中搜搜悦O2O模式的核心,破除了店家找不到用户,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潜在用户两大障碍,甚至可以说改变了店家在整个O2O环节中始终被动的不利地位。
页:
[1]